Home / 產業新聞 / 跨境電商新政下冷暖交織 「洋碼頭」式買手迎嚴監管
cross-board-e

跨境電商新政下冷暖交織 「洋碼頭」式買手迎嚴監管

《通知》也明確要求跨境電商平台運營主體應在境內辦理工商登記,並按相關規定在海關辦理註冊登記,接受相關部門監管。這也就意味著,買手、代購模式的監管正在趨嚴。

跨境電商政策「春風」頻至,但最終結果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11月30日消息,財政部、海關總署與稅務總局聯合發佈《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將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由人民幣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則提高至26000元。

同時,財政部等幾部委還調整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調整后的清單共1321個稅目。「我們將部分近年來消費需求比較旺盛的商品納入清單商品範圍,增加了葡萄汽酒、麥芽釀造的啤酒、健身器材等63個稅目商品。」財政部關稅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還將隨居民收入提高相機調高年底交易限值。

一方面是鼓勵跨境電商消費的政策放寬,但另一方面,規範代購的監管方向也日漸明晰。《通知》明確要求,跨境電商平台運營主體應在境內辦理工商登記,並按相關規定在海關辦理註冊登記,接受相關部門監管。

「預計明年代購行業將逐漸規範化、企業化,進口電商將迎來成熟期,國際品牌在國內外的定價價差有望逐步縮窄,最終引導海外消費繼續迴流。」多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政策利好主流跨境電商平台發展,至於C2C代購模式必將受到影響。」

Related:  亞馬遜封鎖潮 跨境電商另闢戰場

單次交易限值上調至五千元

對於跨境電商消費者而言,此次政策的出台可謂是好消息。

此前,跨境電商單次交易限值定為2000元。對消費者來說,2000元以內可以享受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而超過2000元額度的部分則不再享受稅收優惠,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等均按法定納稅額繳納。新政實施后,明年起5000元以內都可以享受零關稅。

所謂單次交易限值,是指用戶的單筆訂單金額。目前,用戶在進行跨境消費時需要填寫身份證信息。如果將單筆交易限值定為2000元,意味著每個身份證號對應的單筆訂單金額不能超過2000元,否則無法享受零關稅的優惠。

「對於跨境電商消費者而言,單筆消費僅限制在2000元,全年消費僅2萬元,這對於用戶通過正常渠道來購買海外商品可能是不夠的。」京東商城大快消事業群全球購業務總經理楊葉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例如,許多家庭需要購買國外奶粉,但可能幾罐奶粉就會把交易額度用完。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升交易限額可以極大幫助國民消費更多進口商品。」

洋碼頭創始人兼CEO曾碧波則表示,提高交易限額能夠增進消費體驗。「2000元上限時,消費者購買很多個性化非標商品只能通過郵件進來,物流慢,消費體驗不夠好,而此次提高上限后,將更多商品納入陽光海淘範疇。消費者可選擇的產品更廣,跨境電商消費體驗更好,也將更能滿足海淘消費需求。」

同時,《通知》再次明確此前國常會決定,對跨境商品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而是按照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

「我們很受鼓舞。」圍繞此項規定,豌豆公主創始人兼CEO翁永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如果將跨境進口商品按「貨物」定性,導致其在「一線」進關時需要按照一般貿易的方式來進行監管,由於備案周期漫長,將使得美妝、保健品等跨境「爆款」無法正常進關。但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性質定義為「個人物品」,或將進一步擴大商品品類的廣度、增加跨境電商的效率。

買手制遭遇嚴監管

除了一系列利好消息之外,《通知》也明確要求跨境電商平台運營主體應在境內辦理工商登記,並按相關規定在海關辦理註冊登記,接受相關部門監管。

這也就意味著,買手、代購模式的監管正在趨嚴。「肯定會影響C2C的代購,有利於正常的一般貿易模式的B2C電商。」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直言。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涉及C2C買手模式的跨境電商平台包括洋碼頭、街蜜、全球購、HIGO等企業。以洋碼頭為例,其買手主要以居住在海外的個人為主,通過提供海外住址和個人信用卡賬單等資料,認證之後就可以在平台直接向用戶銷售商品,這種模式將原本活躍在朋友圈、微信的無保障的代購業務進行了規範化,進而擴充平台SKU。

本次《通知》的出台,則意味著這些個人買手不再合規。之所以如此規定,源於買手制背後的管理漏洞。據了解,通常而言,進口商品進入國內擁有一般貿易(B2B)、跨境電商(2C)、個人直郵或攜帶等途徑。一般貿易為傳統成熟模式,經銷層級高、批發價格低、物流規模化等,但需要全額繳納稅率。跨境電商則有保稅區發貨、海外散件直郵、集貨直郵等模式,以終端零售價格為稅基,在限額內按照70%繳納消費稅與增值稅。

個人物品直郵或攜帶則主要為海關抽查制,以海外零售價格繳納行郵稅,若海關未抽查便不用納稅。該模式為逃稅留下漏洞,由此導致的價格優勢也是這一模式的主要存在價值。

如今要求買手代購公司化註冊登記,便一定程度上從源頭堵住了逃稅的漏洞。「註冊公司意味著擁有銀行對公賬戶,需要繳稅。」李成東表示,「這也就意味著該模式不再擁有稅收上的價格優勢。」

Related:  跨境電商啟動優惠促銷,搶攻黑色星期五商機

除了偷漏稅之外,C2C買手模式本身也存在諸多管理問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部分平台上的買手業務曾因假貨問題備受爭議。「平台上的商品價格偏低,不僅可能因為稅負,也可能是假貨。」一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評論道,「以過去而言,購買一個海外信息註冊店鋪,繞開監管進行銷售並沒有任何風險。如今政策出台後,對假貨市場將有比較大的衝擊。」

翁永飆亦表示,代購監管趨嚴,意味著代購和處於灰色地帶的平台履約成本、准入門檻也在提高。但他強調,無論是對於整個行業、企業和消費者個人而言,這都會是一項利好。

同時,他也指出,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將對進口電商平台供應鏈的深度、廣度和合規性提出了新要求。「是否能高效地拓寬海外商品品類以及拿到更優的商品價格成為競爭的關鍵,整個行業的發展將迎來拐點。」

Check Also

tiktok

人民日報:要為內地直播電商建立信用制度

《人民日報》發表《為直播電商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