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名電子商務平台拚多多被曝出現重大系統漏洞,有傳言稱其算是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對此,拚多多稱已向公安機关報案。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北京時間1月21日報道,1月20日凌晨,中國知名電子商務平台拚多多被曝出現重大BUG,用戶可領100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48美元)無門檻券。
直到20日上午9時,該優惠券的領取通道才被拚多多官方正式下架。
從網友晒出的圖片看,此次100元無門檻券全場通用(特殊商品除外),有效期一年。
有網友表示,20日凌晨3點多被同行“喊醒”,讓來拚多多“薅羊毛”(搶優惠),“只需支付0.4元,就可以充值100元話費”。
据報道,有網友一晚上充值中國移動百余次,每次為100元,話費0.4元。
在此背景下,有網友稱,“拚多多平台上損失的金額在200億元以上。”
針對互聯網上的“謠言”,1月20日,拚多多发言人表示,實際最終資損或低于千万元人民幣。 拚多多對外聲明稱,“1月20日晨,有黑灰產团伙(不法分子)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盜取數千万元平台優惠券,進行不正当牟利。
針對此行為,平台已第一時間修复漏洞,并正對涉事訂單進行溯源追蹤。
同時我們已向公安機关報案,并將積極配合相关部門對涉事黑灰產团伙予以打擊。”
針對此次事件,1月20日下午,上海公安部門接受媒體采訪表示,如果真的“有人”惡搞拚多多,那么本次事件是可以被当成欺詐罪處理的刑事問題。
拚多多在20日中午12時45分发布了关于”黑灰產通過平台優惠券漏洞不正当牟利“的聲明,并將網絡上关于“拚多多公关”向用戶追回金額和“涉事338”億元的圖片打上了謠言標志,聲稱公司內部從未有過這樣一個“多多哥”。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電子商務发》第四十九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用戶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并提交訂單成功,合同成立。
当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等方式約定消費者支付價款后合同不成立;格式條款等含有該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針對《電子商務发》規定了“当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的情形,查閱拚多多“用戶守則”會发現,其中有“禁止使用拚多多平台外掛和/或利用拚多多平台当中的BUG(錯誤)來获得不正当的利益”的約定。